71岁得了胸膜炎怎么治疗

心胸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12次浏览

关键词: #胸膜炎 #胸膜

71岁胸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镇痛处理、营养支持和呼吸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胸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结核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胸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病毒性胸膜炎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者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老年人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2、胸腔穿刺引流:

中至大量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抽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穿刺后可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减少粘连,恶性胸水可注射博来霉素等药物控制积液增长。操作需严格无菌,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毫升。

3、镇痛处理:

胸膜炎症刺激可引起剧烈胸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镇痛药物。带状疱疹病毒性胸膜炎需早期使用加巴喷丁等神经痛治疗药物。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加重老年人肾功能损害。

4、营养支持:

胸膜炎患者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可补充乳清蛋白粉、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同时增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合并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5、呼吸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需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配合吹气球锻炼改善肺功能。胸膜粘连者可做扩胸运动和上肢拉伸,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康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

老年胸膜炎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鱼肉、蛋羹及百合粥等润肺食材。恢复期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睡眠时采取患侧卧位减轻疼痛。建议每周监测体重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持续低热需及时复诊。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可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