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怎么治疗

呼吸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21次浏览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通过长期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肺康复训练、疫苗接种等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通常由气道炎症持续存在、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反复急性加重、合并症影响、环境暴露等因素引起。

1、长期氧疗:

长期氧疗适用于静息状态下血氧分压低于55毫米汞柱的患者,每日吸氧时间需超过15小时。通过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降低住院风险。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2、支气管扩张剂: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可维持12小时支气管扩张作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能减少气道黏液分泌。两类药物常联合使用,通过不同机制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肺通气功能。用药期间需观察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适用于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需注意口腔真菌感染风险,用药后应漱口。中重度患者可采用支气管扩张剂与激素的复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4、肺康复训练:

包括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法等改善呼吸模式,配合上肢耐力训练增强辅助呼吸肌功能。每周3次持续6周以上的康复计划可提升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训练强度需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个体化制定。

5、疫苗接种: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的风险,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每5年加强接种一次。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性加重的关键措施,需在疾病稳定期完成接种以产生足够免疫保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补充ω-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坚持每日30分钟步行锻炼,采用间歇运动模式避免过度换气。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记录症状日记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同步控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建议夜间无创通气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