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显示肝囊肿是肿瘤吗

增强CT显示的肝囊肿通常不是肿瘤。肝囊肿属于良性病变,主要有先天性发育异常、胆管发育障碍、寄生虫感染、创伤性囊肿、退行性改变五种常见成因。
胚胎期肝内胆管发育不全可形成孤立性囊肿,囊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增强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强化低密度影。此类囊肿生长缓慢,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时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超声随访即可。
多囊肝患者因胆管板畸形导致肝内多发囊肿,常合并多囊肾。增强CT可见肝脏布满大小不等的囊性病灶,囊液密度均匀。这类囊肿可能引起腹胀或肝功能异常,需评估肾脏情况并监测肝肾功能。
肝包虫病形成的囊肿具有特征性表现,增强CT可见双层壁结构或囊内子囊,囊壁钙化常见。此类囊肿需结合血清学检查确诊,严禁穿刺引流,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或手术完整切除。
肝脏外伤后血肿液化形成的假性囊肿,增强CT显示囊壁无上皮衬里,周围可见纤维化改变。多数创伤性囊肿可自行吸收,持续增大者需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
老年人肝内小囊肿多为退行性变,CT表现为肝实质内散在的毫米级低密度灶。这类囊肿不会恶变,无需治疗,建议每年复查CT观察变化情况。
肝囊肿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肝脏区域外力撞击。饮食宜清淡,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无症状囊肿无需限制运动,但需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合并多囊肝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黄疸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观察囊肿大小及形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