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破裂有哪些特点

巧克力囊肿破裂通常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肛门坠胀感、低热及异常阴道出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其典型特点主要有疼痛呈撕裂样、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伴随腹膜刺激征、血液检查显示炎症指标升高、影像学提示盆腔积液。
囊肿破裂时囊内陈旧性血液刺激腹膜,疼痛多始于下腹单侧,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体位改变时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及大腿内侧,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约60%破裂发生在月经期或黄体期,此时卵巢组织脆弱且囊内压力增高。非经期破裂者多有剧烈运动、性生活或腹部受压等诱因,需与宫外孕破裂鉴别。
查体可见腹部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宫颈举痛明显。血液刺激膈肌可能导致肩部牵涉痛,盆腔积液超过300毫升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可能异常。但需注意与急性盆腔炎鉴别,后者多伴脓性分泌物和更高热峰。
超声可见卵巢结构模糊、盆腔游离液体,CT显示脂肪间隙浑浊。约35%患者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巧克力样稠厚液体,此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确诊后需绝对卧床并禁食,急性期可冰敷下腹减轻出血。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按摩,经期建议使用暖宫贴缓解痉挛。长期管理需定期妇科检查,控制雌激素水平,可适当补充维生素E及深海鱼油减少炎症复发。合并严重贫血者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瑜伽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