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黄斑病变是什么意思

眼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0次浏览

关键词: #视网膜 #黄斑

视网膜黄斑病变是指黄斑区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视力障碍,主要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类型。

1、年龄相关型: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50岁以上人群常见类型,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谢功能衰退有关。早期表现为视物变形,进展期可能出现中心视野缺损。可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延缓进展,配合叶黄素补充剂改善视网膜营养。

2、水肿型:

黄斑水肿多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积聚。典型症状为视力模糊伴视物变色,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确诊。治疗需控制原发病,联合糖皮质激素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

3、裂孔型:

黄斑裂孔常由玻璃体牵引或外伤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全层缺损。患者主诉中央视野出现固定暗点,伴视物变形。根据分期选择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促进裂孔闭合。

4、遗传型:

青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属于遗传性疾病,如Stargardt病由ABCA4基因突变导致脂褐质沉积。多在20岁前发病,表现为进行性中心视力下降。目前以低视力康复训练为主,基因治疗尚在临床试验阶段。

5、炎症型:

葡萄膜炎或眼内炎可能引发黄斑区炎性病变,伴随眼红、畏光等症状。需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严重病例需玻璃体切割清除炎性介质。

日常需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光损伤,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避免吸烟及强光直射。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监测眼底变化。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暗影时应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视功能。维持血压血糖稳定对预防血管性黄斑病变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