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子宫体疾病有哪些

最常见的子宫体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首位。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包块及压迫症状。肌瘤生长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育龄期女性高发。无症状小肌瘤可定期观察,症状明显者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主要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和性交痛。病变多累及卵巢、宫骶韧带等盆腔组织,形成巧克力囊肿。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选择药物抑制或保守性手术。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经量过多、严重痛经和子宫均匀性增大。病理特征为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轻症可用药物缓解症状,重症需考虑子宫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间期出血或不孕。息肉可能单发或多发,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预防复发。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典型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高风险因素。早期以手术为主,晚期需结合放化疗。
预防子宫体疾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雌激素暴露。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异常阴道出血及时就诊。日常注意会阴清洁,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适度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推荐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