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2次浏览

关键词: #早搏 #性早搏

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指心室不同部位在短时间内频繁出现异常起搏点,导致心脏提前收缩。该现象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药物副作用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肌细胞电活动不稳定,易触发异常起搏。患者可能伴随胸痛、活动后气促,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改善血流的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严重者需支架植入。

2、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可改变心肌细胞膜电位,诱发多灶性早搏。常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后,伴有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等电解质,同时监测血钾浓度。

3、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炎症时,心肌传导系统受损可产生多源性早搏。患者多有发热、乏力病史,心肌酶谱升高。需使用辅酶Q10营养心肌,重症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4、药物副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或抗抑郁药可能干扰钠钾泵功能,导致早搏频发。表现为恶心、黄视等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解毒。

5、自主神经失调:

长期焦虑、熬夜等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促使心室异位起搏。多伴有失眠、多汗,可通过美托洛尔降低心率,配合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及镁含量高的坚果。监测早搏发作频率,若出现晕厥或早搏次数>10000次/24小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