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过敏该如何应对 分享两种脱敏法

内分泌科编辑 医语暖心
23次浏览

关键词: #胰岛素 #过敏

胰岛素过敏可通过更换胰岛素类型、药物脱敏疗法等方式应对。胰岛素过敏通常由胰岛素成分过敏、添加剂过敏、注射方式不当、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更换类型:

不同胰岛素制剂成分存在差异,动物源性胰岛素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者可尝试换用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结构与人体自身胰岛素完全一致,过敏发生率显著低于动物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通过修饰氨基酸序列降低免疫原性。

2、药物脱敏:

对于必须使用特定胰岛素制剂者,可采用渐进式脱敏疗法。初始使用稀释至万分之一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皮下注射,每30分钟递增剂量直至达到治疗量。脱敏过程中需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全程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该方法可使90%以上患者产生免疫耐受。

3、成分过敏:

胰岛素制剂中的锌、鱼精蛋白等添加剂可能成为致敏原。鱼精蛋白胰岛素过敏者表现为注射部位风团伴瘙痒,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此类患者应选择不含添加剂的单组分胰岛素,或改用胰岛素类似物笔芯制剂。

4、注射方式:

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导致局部脂肪增生,增加过敏风险。正确轮换注射部位可减少组织损伤,推荐将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区域分为8个象限轮流注射。使用4毫米超细针头能降低皮肤刺激反应。

5、免疫调节: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胰岛素过敏,可能与Th2细胞免疫应答过度有关。对于顽固性过敏者,可短期联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免疫反应。严重全身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胰岛素并就医。

胰岛素过敏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过敏药物名称及反应程度。注射前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硬结,新批次胰岛素首次使用时应先在前臂做小剂量皮试。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瘙痒处。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规律监测血糖变化可及时发现过敏导致的吸收异常。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