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肚子痛怎么办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肚子痛可通过卧床休息、调整饮食、冷敷腹部、使用药物、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紫癜通常由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肚子痛发作时需要立即停止活动,选择硬板床平卧,避免压迫腹部。保持膝关节屈曲姿势有助于缓解肠痉挛疼痛。家长需帮助患儿记录疼痛发作时间与体位关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毛细血管出血。
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温度控制在40℃以下。禁止食用海鲜、坚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恢复期逐步添加低纤维蔬菜泥和瘦肉末,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
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脐周疼痛区域,每次不超过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冷敷能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消化道黏膜出血。家长需观察皮肤颜色,出现苍白或青紫应立即停止。
腹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配合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合并消化道出血需静脉注射西咪替丁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对于重症患者出现肠套叠或大量便血时,需要通过血浆置换机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治疗前需评估凝血功能,置换过程中可能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溶液维持渗透压。
过敏性紫癜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皮肤,使用温水清洁会阴部防止感染。建议家长每月测量患儿腿围监测水肿情况,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出现新发皮肤紫癜应立即停止。所有治疗均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