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根源”就只是感染?其实还可能是别的“元凶”作怪

肝胆疾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14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总被简单归咎于"感染"二字,但你可能不知道,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习惯,正在悄悄为肝脏"埋雷"。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肝炎"帮凶"。

一、除了病毒,这些因素也在伤害肝脏

1、药物滥用伤肝于无形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产生肝毒性,这种损伤往往进展缓慢不易察觉。更危险的是多种药物混用,可能产生协同毒性效应。

2、酒精的甜蜜陷阱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肝细胞,每天超过40克酒精(约2两白酒)持续5年,就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女性由于代谢差异,风险更高。

3、肥胖引发的"沉默杀手"

脂肪肝患者中约有20%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内脏脂肪过多会释放炎症因子,诱发肝脏慢性炎症反应。

二、容易被误诊的肝炎类型

1、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容易延误诊治。

2、代谢相关性肝炎

与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这类患者往往只关注原发病而忽视肝脏问题。

3、药物诱导性肝炎

通常在用药后1-3个月出现,可能伴随皮疹、发热等全身症状,容易被误认为过敏反应。

三、护肝的三大黄金法则

1、定期体检不能省

肝功能检查要搭配肝脏B超,40岁以上建议每年检查一次。有风险因素者每半年监测一次。

2、饮食讲究"三低一高"

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是基本原则。特别要控制果糖摄入,过多会转化为肝内脂肪。

3、作息遵循生物钟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修复关键期,保证这段时间的深度睡眠比吃任何护肝产品都重要。

肝脏是唯一没有痛觉神经的器官,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从现在开始,给肝脏多一点关注,别让那些隐藏的"元凶"有机可乘。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有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