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状态的

儿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319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麻痹症是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肢体疼痛及弛缓性瘫痪。该病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非瘫痪型和瘫痪型四种临床状态,其中瘫痪型可导致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

1、无症状型

约90%感染者属于无症状型,体内虽存在病毒复制但无任何临床表现,仅通过血清学检测可发现抗体阳性。这类患者具有传染性,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隐性传染源。

2、顿挫型

表现为短暂发热、头痛、咽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持续1-3天自愈。病毒未侵袭神经系统,脑脊液检查正常。此类型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需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鉴别。

3、非瘫痪型

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伴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脑脊液检查显示细胞数轻度增高,蛋白含量正常或略高。虽然病毒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未造成运动神经元损伤。

4、瘫痪型

典型表现为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下肢多见。急性期可见肌肉震颤、腱反射消失,恢复期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需紧急呼吸支持治疗。

5、后遗症期

瘫痪型患者中约25%-50%会遗留永久性残疾,常见足下垂、脊柱侧弯等畸形。部分患者数十年后可能出现进行性肌无力综合征,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我国现行免疫程序要求在婴儿2、3、4月龄各接种1剂灭活疫苗,18月龄和4周岁各加强1剂。患者接触者需医学观察20天,出现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康复期患者应进行规范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及矫形器使用,以最大限度改善运动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