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骨肉瘤易被误认为是“生长痛”,3种症状父母需留意

肿瘤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35次浏览

关键词: #生长痛 #骨肉瘤

孩子喊腿疼别急着补钙!这种"生长痛"可能是危险信号

当孩子半夜哭诉腿疼,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要长个儿了"。确实,60%的学龄期儿童会经历生长痛,但有一种特殊的疼痛正伪装成生长痛悄悄蔓延——骨肉瘤,这种好发于青少年的骨恶性肿瘤,早期误诊率高达70%。

一、生长痛和骨肉瘤的三大区别

1、疼痛规律不同

生长痛多发生在傍晚或睡前,休息后可缓解;骨肉瘤的疼痛会持续加重,夜间尤为明显,吃止痛药也不见好。有个简单判断方法:真生长痛的孩子白天跑跳不受影响。

2、疼痛位置不同

生长痛往往是大腿、小腿肌肉酸痛;骨肉瘤则集中在膝关节周围或四肢长骨,约50%病例发生在股骨远端。可以教孩子用手指精确指出痛点。

3、伴随症状不同

单纯生长痛的孩子能吃能睡;骨肉瘤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重下降,疼痛部位会逐渐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有些孩子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骨折。

二、容易被忽视的危险信号

1、疼痛超过一个月

正常生长痛是间歇性的,如果持续疼痛超过4周,一定要拍片检查。临床数据显示,从出现症状到确诊,骨肉瘤患者平均要辗转3家医院。

2、运动后疼痛不缓解

生长痛的孩子活动后反而会忘记疼痛,但骨肉瘤患者运动后疼痛会加剧。有个典型表现:孩子会不自觉地保护患肢,走路姿势变得奇怪。

3、生长发育突然停滞

虽然叫"生长痛",但真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才会出现。如果孩子身高增长明显放缓,却反复喊腿疼,需要警惕病理性疼痛。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1、学会疼痛评估

用0-10分的疼痛量表询问孩子,3分以下可以观察,4分以上建议就医。注意记录疼痛发作的时间规律和具体位置。

2、观察步态变化

让孩子光脚走路,看是否有跛行、避让性动作。骨肉瘤早期会出现特征性的"防痛步态",就像踩到钉子似的不敢用力。

3、定期测量腿围

用软尺标记疼痛部位,每周测量一次腿围。如果发现两侧肢体不对称,或局部出现包块,要立即就医检查。

特别提醒:别急着补钙!过量补钙反而可能加速某些骨病变的发展。如果孩子反复腿疼,建议先做碱性磷酸酶检测和X光检查,这两项是筛查骨病的常规项目。

记住这个原则:生长痛是"休息能好、运动不碍、长得快";而骨肉瘤是"越休息越疼、运动更疼、长不快"。当孩子说疼时,请给他们多一分关注,少一分想当然。及时就医永远比自行判断更靠谱,毕竟孩子的健康,我们赌不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