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与急性胃肠炎如何区别

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27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腹泻

感染腹泻急性胃肠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和症状范围。感染性腹泻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和粪便性状改变;急性胃肠炎则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除腹泻外常伴随呕吐、腹痛等症状。两者在病原体类型、病变部位、典型症状等方面存在差异。

1.病因差异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大肠杆菌、志贺菌等微生物,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急性胃肠炎除感染因素外,还可能由药物刺激、酒精摄入、食物过敏等非感染性因素诱发,部分病例存在混合病因。

2.病变范围

感染性腹泻病变主要局限于肠道,病原体直接侵袭肠黏膜或产生毒素。急性胃肠炎则同时累及胃部和肠道,胃黏膜充血水肿会导致恶心呕吐,肠道炎症则引发腹泻,部分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全消化道症状。

3.典型症状

感染性腹泻以水样便、黏液便为主,每日排便可达10次以上,可伴里急后重感。急性胃肠炎除腹泻外,早期多出现上腹部绞痛、食欲减退,呕吐物常含胃内容物,发热症状较感染性腹泻更为常见。

4.病程进展

感染性腹泻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病原体类型,细菌性腹泻多在24小时内发作。急性胃肠炎起病更急骤,进食刺激性物质后2-6小时即可发病,但症状消退相对较快,多数病例3天内缓解。

5.检查指标

感染性腹泻粪便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或寄生虫卵,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急性胃肠炎血常规可能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但非感染性胃肠炎粪便检测多无异常。

对于轻度腹泻患者,建议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进食油腻刺激性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老年人出现脱水体征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和针对性治疗。日常应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