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肝胆疾病编辑 医心科普
20次浏览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区分主要依据病程阶段、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肝纤维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后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异常沉积的可逆性病变,肝硬化则是纤维化进展至终末期的不可逆结构改变,两者可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标志物等方式鉴别。

1、病程阶段差异

肝纤维化属于肝脏损伤的早期反应,表现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后胶原纤维沉积,此时肝小叶结构尚完整,及时干预可逆转。肝硬化是纤维化持续进展的结果,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血管架构紊乱,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出现,病理改变不可逆。

2、病理特征对比

肝纤维化病理可见汇管区纤维扩展或窦周纤维化,但无结节再生。肝硬化则呈现弥漫性纤维间隔包绕肝细胞结节,肝脏质地变硬,表面呈颗粒或结节状,超声或CT显示肝脏体积缩小、边缘锯齿样改变。

3、临床表现区别

肝纤维化患者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失代偿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

4、诊断方法选择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值可用于评估纤维化程度,肝纤维化扫描值通常低于12.5kPa。肝硬化患者硬度值多超过20kPa,配合Child-Pugh评分可判断预后。病理活检仍是金标准,METAVIR评分F1-F3为纤维化,F4为肝硬化。

5、治疗策略差异

肝纤维化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治疗乙肝丙肝、戒酒等,联合抗纤维化药物可能逆转病变。肝硬化以防治并发症为主,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预防肝性脑病,利尿剂控制腹水,必要时考虑肝移植。

对于存在慢性肝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超声及纤维化指标。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酒精和肝毒性药物,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肝硬化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早期识别肝纤维化并干预是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