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结膜炎做什么检查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1次浏览

关键词: #结膜炎 #过敏

小儿过敏性结膜炎通常需进行结膜刮片检查、过敏原检测、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检查以及血液免疫球蛋白E检测等检查。过敏性结膜炎是儿童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需及时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结膜刮片检查

通过刮取结膜表面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特征性改变。该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结膜炎鉴别,操作时需使用表面麻醉剂减轻患儿不适。检查结果阳性可支持过敏性结膜炎诊断,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过敏可能。

2、过敏原检测

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可明确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如尘螨、花粉等。皮肤试验需在发作间歇期进行,检测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对于婴幼儿可采用体外检测法,避免皮肤刺激带来的不适。明确过敏原后可通过回避接触减少复发。

3、泪液分泌试验

采用滤纸测量泪液分泌量,评估是否合并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因长期揉眼可能导致泪膜不稳定,表现为泪液分泌减少。检查时将滤纸条置于下睑结膜囊,5分钟后测量湿润长度,低于正常值提示泪液分泌异常。

4、裂隙灯检查

通过生物显微镜观察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等体征,评估炎症严重程度。典型表现为上睑结膜铺路石样乳头增生,严重者可出现角膜缘胶样增生。检查时需安抚患儿配合,必要时使用开睑器辅助暴露结膜。

5、血液免疫球蛋白E检测

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可辅助判断过敏状态,数值升高提示特应性体质。该检查需采集静脉血,对于哭闹患儿可采用微量采血法。但需注意其他过敏性疾病也可导致免疫球蛋白E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确诊小儿过敏性结膜炎后,家长应保持居室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积聚。避免让患儿揉搓眼睛,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阻挡花粉。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急性发作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过敏滴眼液,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