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啥症状

肛肠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5次浏览

关键词: #肠息肉 #息肉

肠息肉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体积增大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肠梗阻等表现。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肠镜确诊。

1、便血

便血是肠息肉常见症状,多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与息肉表面摩擦破损有关。若出血量较大或位置较高,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需与痔疮出血鉴别,肠镜可明确诊断。临床常用药物包括云南白药胶囊、致康胶囊等止血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腹痛

较大息肉可能引起间歇性腹部隐痛或胀痛,多位于下腹部,与肠管蠕动时牵拉息肉有关。若发生肠套叠或肠梗阻可出现剧烈绞痛。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可使用颠茄片、匹维溴铵片等解痉药物缓解症状。

3、排便习惯改变

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可能导致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有排便不尽感,与息肉刺激肠黏膜神经有关。可通过调整膳食纤维摄入量改善,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

4、黏液便

绒毛状腺瘤等特殊类型息肉常分泌大量黏液,导致粪便表面覆盖蛋清样黏液,严重时可能单独排出黏液。这种情况需警惕癌变风险,确诊后建议尽早行内镜下切除术。

5、肠梗阻

巨大息肉可能阻塞肠腔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腹部X线可见气液平面,需急诊处理避免肠坏死。治疗方式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手术切除。

发现肠息肉症状应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肠镜检查。日常需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保持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已确诊息肉患者应按医嘱复查,腺瘤性息肉切除后1-3年需复查肠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