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百年同瀚堂的根脉与传承

健康陪伴者 发布时间:2025-08-19 10:39 78次浏览
关键词:根脉

【初心如磐,情系桑梓】

叶骁汶自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心中一直怀揣这一个梦想,对他而言,这张毕业证书不仅是现代医学的认可,更是一把打开叶氏家族百年中医贴敷的钥匙。作为中国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高材生,他本可走向更广阔的西医领域,但他毅然决然的回到赣南小镇,只因心底始终回荡着祖父的交代:"同瀚堂的薪火,不能断。"这个念头如星火般,点燃了他传承的使命。

【一盏医灯的点燃】

时间回溯至1743年,16岁的叶文华怀揣着对岐黄之术的敬畏,拜入江南国医圣手叶桂门下时,彼时的叶桂已是享誉江南的温病学家,尤其在中药贴敷领域有着开创性的贡献——他突破传统外治法的局限,提出“肤腠给药,直达病所”的理念。叶文华在叶桂身边潜心研学。师父仙逝后,他继续随师兄叶龙章深研儿科贴敷,近二十载的潜心钻研,叶文华将经络理论与药性归经相融,创出叶氏"以皮达邪"的独特疗法。1762年归乡赣南,叶文华在水头堡开设医馆,因取“同气连枝,瀚海医心”之义,始号“同瀚堂”。因独特的贴敷术精湛,当地百姓口口相传“叶家一剂贴敷胜百药”,从此,同瀚堂的名号渐渐在赣南扎下根来。

同瀚堂创始人叶文华

【二十家药堂的仁术星火】

时光流转,同瀚堂的药香从水头堡飘向赣南的山谷、广东的侨乡、福建的海港、武汉的街巷。叶氏子孙背着药箱,带着祖传的贴敷秘方开枝散叶,最多时二十余家"同瀚堂"星罗棋布,在几代人接力中渐成星河。即便在动荡年代,叶家后人仍恪守祖训:"济世为本,利居其末。这份仁心,穿越战火与时代变迁,成为家族不灭的医魂。

叶文华开设的首家同瀚堂旧址2013年拍摄

【百年古方的断代与新生】

1950年代,大集体的号角吹响,同瀚堂的匾额陆续摘下,有的并入公社卫生院,有的藏进老宅的阁楼。改革开放后,叶氏后人重拾听诊器与药罐,只是"同瀚堂"的名字,像一枚沉睡的种子,等待着苏醒的时刻。

这颗种子在叶骁汶的掌心重新焕发生机。作为叶文华的第十代孙,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听祖父讲“叶天士辨症贴敷”、“叶文华赣州救童”的故事,考入中国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后,他在现代药理学的课堂上,忽然读懂了祖传秘方里的科学密码——那些看似朴素的草药配伍,恰与现代透皮给药理论不谋而合。叶骁汶代领团队将现代药学知识与传统贴敷技艺相结合,规范药材标准、优化炮制工艺,让古老的医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十代人的守护承诺】

叶骁汶的创业之路,是一场医者仁心的现代诠释。他用现代工艺优化药膏基质,让药效更稳定;以临床数据验证传统配方,让古老智慧有据可依。如今,改良后的"同瀚堂儿科系列贴敷"已帮助数万患儿免于抗生素过度使用,他始终坚信:"科技是翅膀,仁心才是根。"他将祖传同瀚堂中药贴敷系列产品坚持普惠定价:"我们守护的从来不是秘方,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医脉传承,生生不息】

同瀚堂的三百年,是叶氏家族医脉传承的缩影,更是中华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叶骁汶说:今后,同瀚堂将始终恪守:"济世为本,利居其末的祖训,秉承“同气连枝,瀚海医心”的理念,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医贴敷,潜心中药研制,造福世界人民”为使命,响应国家大健康政策号召,积极谋划产业延伸,布局大健康产业链,更以传承中医贴敷为己任,守正创新,厚德自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