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感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呼吸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8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症状 #感冒的症状

肠胃感冒通常指病毒胃肠炎,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缓解、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胃肠炎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但需警惕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1、恶心呕吐

病毒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排空延迟,可能出现喷射状呕吐或持续干呕。发病初期可暂禁食4-6小时,呕吐缓解后尝试少量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呈咖啡渣样,可能提示胃黏膜损伤,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昂丹司琼片等药物干预。

2、腹痛腹泻

肠道蠕动异常引发脐周阵发性绞痛,大便多呈水样或蛋花汤状,每日可达10余次。可热敷腹部缓解痉挛,避免摄入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需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液分泌,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平衡。

3、发热乏力

病毒血症导致体温升高至38-39℃,伴随四肢酸痛、精神萎靡。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注意监测尿量变化,每公斤体重每日补液量不少于50毫升。

4、食欲减退

炎症反应影响消化酶活性,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逐步过渡到馒头、面条等易消化食物。烹饪时避免使用动物油脂,可添加少量低钠盐补充电解质。症状持续3天以上需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性肠炎。

5、肌肉酸痛

病毒代谢产物积累引发全身肌肉钝痛,特别是腰背部明显。保持卧床休息时可进行四肢关节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儿童患者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时,家长需警惕低钾血症可能。

恢复期应保持饮食清淡2-3周,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蒸蛋羹、嫩豆腐等。注意餐具煮沸消毒,便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马桶。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血糖波动。日常加强手卫生,流行季节避免生食贝类等高风险食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