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哪些辅助检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辅助检查主要有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等。
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侵入性方法,分为碳13和碳14两种。患者口服含有标记碳原子的尿素胶囊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会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收集呼出气体并检测其中标记碳的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该方法准确性高,适用于治疗后的复查。
粪便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的抗原成分来判断感染情况。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儿童、老年人等不适合进行侵入性检查的人群。检测前需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以避免假阴性结果。粪便抗原检测可用于初诊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血清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感染情况。这种方法只能反映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能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抗体在治愈后可能持续存在,因此不适合用于疗效评估。血清学检查更适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筛查。
胃镜检查时可以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或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并在可疑部位取活检标本进行检测。这种方法虽然是有创检查,但能同时评估胃部病变程度,适合有报警症状或需要明确胃黏膜状况的患者。
快速尿素酶试验通常在胃镜检查时进行,将胃黏膜活检标本放入含有尿素和pH指示剂的试剂中。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其产生的尿素酶会分解尿素导致pH值改变,试剂颜色随之变化。这种方法快速简便,但准确性受取材部位和细菌数量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不同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检查前应遵医嘱停用相关药物,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确诊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注意分餐制、餐具消毒等预防措施,减少家庭内传播风险。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胃部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