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有心脏早搏有什么危害

孕妇患有心脏早搏可能增加妊娠期心血管负担,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缺氧或早产。心脏早搏可能与妊娠期激素变化、心脏负荷加重、电解质紊乱、原有心脏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评估风险。
妊娠期激素水平波动会刺激心肌细胞兴奋性,诱发偶发早搏,通常无显著危害。但若早搏频发或合并心悸、胸闷等症状,可能反映心脏代偿功能下降。随着孕周增长,血容量增加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可能诱发持续性心律失常,甚至影响胎盘供血。部分孕妇因妊娠剧吐或饮食不均衡导致低钾血症,也可能引发早搏。既往有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早搏风险更高,需警惕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频发室性早搏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时,可能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子宫动脉灌注不足,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概率。若早搏进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孕妇可能出现晕厥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干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早搏常伴随心率过快,可能诱发甲亢危象。极少数情况下,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猝死,但此类情况罕见。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胎儿监护,避免过度劳累及咖啡因摄入。若出现头晕、气促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必要时可在心内科与产科联合指导下使用盐酸美西律片或阿替洛尔片等相对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加强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