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期间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期间需注意卧床制动、监测出血倾向、避免剧烈活动、规范用药及定期复查。溶栓治疗主要用于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
溶栓期间患者应绝对卧床,患肢抬高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禁止按摩或热敷血栓部位以防栓子脱落。需每日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牙龈出血、血尿等出血表现,注射部位按压时间需延长至10分钟以上。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咳嗽增加腹压,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减少粗硬食物摄入以防消化道损伤,控制血压血糖在稳定水平。使用注射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注射液等溶栓药物时须严格按时按量,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同时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治疗。
定期复查下肢静脉超声评估血栓溶解情况,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若出现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颅内出血征兆,或腹痛呕血等内脏出血表现,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溶栓结束后仍需穿戴医用弹力袜3-6个月,逐步恢复活动量,避免久坐久站,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长期抗凝治疗者需定期随访,不可擅自停用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注意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