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腕管综合征的症状

肘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有手指麻木、握力减弱、夜间疼痛加剧、肌肉萎缩和Tinel征阳性。肘腕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或腕部受压引起的神经病变,可能与长期压迫、外伤、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肘腕管综合征早期常表现为小指和无名指麻木或刺痛感,症状可能从肘部向手部放射。尺神经受压导致感觉传导异常,患者可能描述为“蚁走感”或“戴手套”样不适。长时间屈肘或重复使用手腕可能加重症状,夜间休息时麻木感可能更明显。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手部握力下降,尤其是拇指与食指捏合动作无力。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功能受损会导致持物不稳、扣纽扣困难,严重时出现“爪形手”畸形。肌肉力量测试可发现骨间肌和拇收肌肌力减退。
约半数患者主诉夜间肘内侧或腕部钝痛,可能因睡眠时屈肘姿势加重神经压迫。疼痛可向小指放射,伴随烧灼感或针刺感,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患者需要甩动手臂或改变体位才能缓解症状。
慢性压迫可能导致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肌肉变薄、指间沟加深。肌肉萎缩多出现在病程超过数月的患者,伴随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使用筷子困难。肌电图检查可显示神经源性损害。
叩击肘管或腕管部位诱发小指放射痛或过电感称为Tinel征阳性,是神经卡压的特异性体征。检查时需对比健侧,阳性结果提示神经局部脱髓鞘改变。该体征结合肌电图有助于定位神经受压节段。
肘腕管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屈肘或手腕背伸姿势,使用键盘时可垫高肘部减轻压力。建议选择宽大袖口的衣物减少肘部摩擦,睡眠时用护具保持肘关节轻度伸展。若出现持续麻木或肌肉萎缩,需及时就诊进行神经传导检查,必要时考虑手术减压治疗。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