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有哪些

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炎症,可能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从而引发多种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是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心肌炎症导致心肌细胞水肿或损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窦房结自律性增强。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
房性早搏指心房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患者可感觉心跳停顿或漏跳。病毒性心肌炎时,心房肌局部炎症或缺血可导致电活动异常。轻者无须特殊处理,频发者可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片或稳心颗粒,同时需监测是否进展为房颤。
室性早搏是心室异位起搏点引起的提前收缩,可能引发胸闷、头晕。病毒直接损伤心室肌或导致电解质紊乱时易发生。偶发早搏可观察,频发或多源性早搏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应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或参松养心胶囊,必要时住院监护。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病毒侵犯房室结或希氏束时可出现PR间期延长或心室漏搏。二度以上阻滞可能导致晕厥,需紧急处理。轻度阻滞可用黄芪生脉饮等改善传导,重度阻滞需临时起搏器治疗,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
室性心动过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危重表现,心率常超过120次/分,易恶化为室颤。心肌广泛炎症坏死形成折返环路是主要机制。需立即电复律,并静脉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稳定后口服盐酸美西律片维持。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情绪稳定。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若出现心悸加重、晕厥或胸痛,应立即就医。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稳定。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