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2次浏览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症状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症状主要有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或刺痛、皮肤温度降低、伤口愈合缓慢、静息痛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下肢血液供应引起的疾病。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行走时小腿肌肉疼痛、痉挛或乏力,休息后缓解。疼痛多发生在腓肠肌区域,可能与运动时肌肉耗氧量增加但血流不足有关。随着病情进展,跛行距离逐渐缩短。患者需避免长时间行走,可遵医嘱使用西洛他唑片改善血流。

2、下肢麻木或刺痛

下肢麻木或刺痛感常由神经缺血引起,早期可能仅在夜间或久坐后出现。症状多从足趾开始向上蔓延,可能伴随感觉减退或蚁走感。严重时会出现袜套样感觉障碍。这类症状需与腰椎疾病鉴别,可通过踝肱指数检测评估缺血程度。

3、皮肤温度降低

患肢皮肤温度降低是局部血流减少的直接表现,触摸时可发现足背、脚趾等远端部位较对侧冰凉。可能伴随皮肤苍白或发绀,抬高下肢时苍白加重。日常需注意下肢保暖,避免使用电热毯直接烘烤,可遵医嘱使用贝前列素钠片扩张血管。

4、伤口愈合缓慢

下肢缺血会导致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轻微擦伤或冻伤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常见于足跟、足趾等受压部位。伤口边缘整齐但基底苍白,分泌物较少。需每日消毒换药,必要时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同时控制血糖和血脂。

5、静息痛

静息痛提示严重缺血,表现为夜间卧床时足部持续性剧痛,下垂肢体可稍缓解。患者常被迫保持坐位睡眠,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这是肢体坏疽的前兆,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旁路移植术。可临时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镇痛。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每日进行30分钟踝泵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避免穿过紧鞋袜。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冬季注意下肢保暖,定期监测足部皮肤状况,发现溃疡或颜色改变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并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