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腹式子宫全切术

关键词: #子宫
关键词: #子宫
腹式子宫全切术通常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子宫脱垂等情况。主要有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且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腺肌病、早期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重度子宫脱垂伴功能障碍等。
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引起严重症状时需要手术。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贫血、压迫膀胱或直肠。伴随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尿频、便秘。治疗可选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症状,无效时需手术切除子宫。
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需手术干预。异位内膜组织可能侵犯子宫肌层或盆腔器官,引起进行性痛经、性交痛、不孕。伴随症状包括慢性盆腔疼痛、月经紊乱。可尝试达那唑胶囊、孕三烯酮胶囊、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效果不佳时考虑子宫切除。
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腺肌病可能需要切除子宫。病变会导致子宫均匀增大、质硬,引起逐渐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伴随症状包括贫血、腰骶部酸痛。可先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复方炔诺酮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早期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是手术指征。恶性肿瘤可能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排液、下腹疼痛。伴随症状包括消瘦、贫血。术前需完善病理检查明确分期,术后可能需配合放疗或化疗。
重度子宫脱垂伴功能障碍需手术治疗。脱垂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排便障碍。伴随症状包括阴道肿物脱出、下坠感。保守治疗如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无效时,需行子宫切除联合盆底重建手术。
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3个月。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盆腔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异常阴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根据病理结果可能需要后续辅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