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腺不典型增生

关键词: #乳腺
关键词: #乳腺
乳腺不典型增生是一种乳腺导管或小叶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性病变,属于癌前病变范畴,介于普通增生与乳腺原位癌之间的过渡状态。
乳腺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细胞排列紊乱、核异型性明显,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导管上皮呈现复层化改变,细胞核大小不一且染色质增粗,核仁可能突出,但细胞极性部分保留。这种病变在乳腺X线摄影中可能表现为微小钙化灶或局部结构扭曲,超声检查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
乳腺不典型增生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BRCA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持续雌激素暴露会导致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周期紊乱,DNA修复机制异常。部分患者存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促使细胞逃避凋亡。环境因素如电离辐射暴露可能加速基因损伤积累。
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或触及边界不清的片状增厚区。病变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触诊质地较普通增生更硬韧,但缺乏典型恶性肿瘤的皮肤粘连或乳头溢液特征。约15%病例伴随乳头溢液,液体多呈浆液性或血性。
确诊需依靠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K5/6表达缺失、ER阳性率超过70%。影像学评估需结合乳腺X线摄影、超声和MRI动态增强扫描,BI-RADS分类通常为4类。必要时行真空辅助旋切活检获取更大组织标本。
局限性病变可选择密切随访,每6个月进行影像学复查。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建议手术切除,范围需超出病灶边缘5毫米。药物预防可使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降低癌变风险。合并家族史或基因突变者需评估预防性乳房切除术指征。
乳腺不典型增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每月乳房自检结合临床触诊监测变化,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水平。建议采用低剂量雌激素避孕药替代方案,慎用含雌激素保健品。心理疏导可缓解癌前病变带来的焦虑情绪,必要时参加专业随访管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