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节纵横比

结节纵横比是指医学影像中结节最长径与垂直短径的比值,常用于评估结节形态特征,比值超过1通常提示恶性风险增高。
影像学检查中通过测量结节纵横比辅助判断性质。良性结节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纵横比常接近1或小于1,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恶性结节因浸润性生长易呈现不规则形态,纵横比多大于1,可能伴随毛刺征、分叶状边缘等特征。超声检查中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是恶性风险指标之一,乳腺结节纵横比结合血流信号可提高鉴别准确性。CT检查肺结节时纵横比与磨玻璃成分共同纳入恶性概率模型。
临床需结合多参数综合评估。除纵横比外,结节大小、钙化模式、生长速度均影响诊断。实性肺结节纵横比大于1.5时建议短期随访,混合磨玻璃结节需关注实性成分比例。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异常需联合弹性评分与微钙化评估,乳腺结节需结合BI-RADS分级。影像特征不明确时可进行穿刺活检或分子检测,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发现异常纵横比结节应尽早就医复查。定期随访可观察结节动态变化,避免过度焦虑或延误治疗。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摄入影响检查结果的食物,配合医生完善增强扫描或多模态检查。日常注意远离电离辐射和致癌物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肿瘤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