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应注意什么

肺栓塞患者需注意规范抗凝治疗、识别复发征兆、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及预防并发症。肺栓塞是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急症,可能由深静脉血栓、长期制动等因素诱发,需长期综合管理。
肺栓塞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或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期间避免擅自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抗凝疗程通常持续3-6个月,高危患者可能需终身服药。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加重或咯血可能提示血栓复发,下肢肿胀疼痛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家属应掌握这些危险信号,症状出现时立即平卧制动并呼叫急救。复发风险在停药后3个月内较高,合并肿瘤或易栓症者风险持续存在。
急性期后应逐步恢复活动,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长途旅行时穿戴医用弹力袜。戒烟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避免过量维生素K食物如菠菜,可能影响华法林疗效。
服用华法林者需每周监测INR值,新型口服抗凝药需定期检查肾功能。治疗后3-6个月复查肺动脉CT或通气灌注扫描,评估血栓溶解情况。存在易栓因素者需进行遗传性血栓倾向筛查。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加重。抗凝期间需防范消化道出血,避免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卧床者应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肌萎缩和压疮。
肺栓塞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步行、游泳,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乘坐飞机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预防性抗凝,旅行时定期活动下肢。出现心悸、晕厥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就医,抗凝治疗期间任何外伤均需评估出血风险。建议家属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家中常备血氧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