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如何急救

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法、胸外按压法、人工呼吸、就医处理等方式急救。气道异物梗阻通常由误吞小玩具、进食过快、哭闹时喂食、家长看护疏忽、先天性气道异常等原因引起。
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支撑其下颌。用另一手掌根部在婴儿肩胛骨之间快速拍打5次,观察异物是否排出。若未排出则转为仰卧位,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快速按压5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此方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操作时需保持婴儿头部稳定避免颈椎损伤。
将婴儿俯卧于施救者大腿,头部低于躯干呈倾斜位。用手掌根部在两侧肩胛骨连线中点处连续拍击5次,力度需使婴儿头部有明显震动感。拍击后检查口腔,用弯曲小指勾取可见异物。该方法可与胸部冲击法交替进行,注意拍击时避开脊柱,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
使婴儿仰卧在硬质平面上,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用两指垂直向下快速按压胸部1-2厘米深度,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连续按压30次后检查口腔。此方法适用于无意识婴儿,需注意按压深度避免肋骨骨折,操作时保持呼吸道开放。
清除口腔分泌物后,用嘴完全包住婴儿口鼻,轻柔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每次吹气量以看到胸部抬起为宜,连续2次人工呼吸。若胸廓无起伏需重新调整头部位置再尝试。该方法适用于呼吸停止的婴儿,吹气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气胸,操作前须确认气道通畅。
若急救后仍存在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送往医院。医生可能使用喉镜或支气管镜取出异物,严重时需气管切开。就医途中应持续监测呼吸心跳,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气道异物梗阻可能引发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后期需影像学检查评估损伤。
预防气道异物梗阻需将小物件放在婴儿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喂食坚果、果冻等高危食物。进食时保持坐姿安静,不要逗笑或惊吓。家长应学习婴幼儿急救技能,定期检查玩具零件是否松动。选择适龄玩具,避免含有可拆卸小零件的物品。看护时保持视线不离开婴儿,特别注意爬行期和口欲期幼儿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