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去除粉刺的

中医去除粉刺主要通过内调外治结合的方式,常用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拔罐、饮食调理等。粉刺多与肺胃热盛、湿热蕴结、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需辨证施治。
根据体质辨证选用清热解毒类方剂,如枇杷清肺饮适用于肺经风热型粉刺,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痒痛;黄连解毒汤针对胃肠湿热型,常见脓疱型粉刺伴口臭便秘。中成药可选清热暗疮片、金花消痤丸等,需由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阴虚火旺者可能需配合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煎汤湿敷可消炎退红,马齿苋捣碎外敷有助于收敛脓疱。成药可选化瘀祛斑胶囊粉末调敷或片仔癀软膏点涂。严重结节型粉刺可用三黄洗剂(黄芩、黄柏、大黄)冷敷,过敏体质需先做皮肤测试。
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清泄肺热,配合足三里调理脾胃。火针点刺局部粉刺可促进排泄,但需专业操作避免感染。耳穴贴压选取内分泌、肺、胃等反射区,每周更换2-3次刺激穴位调节代谢。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能疏通经络,大椎穴刺络拔罐适用于实热证粉刺。面部禁用拔罐,脓成熟粉刺可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引流,操作后需外涂龙珠软膏预防感染。体质虚弱者慎用此法。
忌食辛辣油炸及高糖乳制品,多食绿豆、冬瓜、苦瓜等清热食材。肺热者可饮桑叶菊花茶,血瘀型建议山楂红糖水。每日饮用适量薏仁红豆粥帮助健脾祛湿,配合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加重内分泌紊乱。
中医治疗粉刺需坚持1-3个月周期,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去油,禁用挤压方式处理粉刺。症状加重或形成囊肿时应及时就医,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告知医师。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每周2-3次药浴(如艾叶、薄荷)可辅助消炎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