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洞上一层白色粘稠物

拔牙后牙洞上一层白色粘稠物通常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纤维蛋白渗出物或食物残渣混合唾液形成的伪膜,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伴随明显疼痛、异味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就医。
拔牙创口愈合初期,血凝块表面会逐渐形成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和脱落细胞组成的保护膜,呈现白色或淡黄色粘稠状。这种物质可隔离外界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日常进食后,少量食物残渣可能滞留牙洞,与唾液混合后也会形成类似外观。通过轻柔漱口、避免触碰创口,多数情况下白色物体会随愈合自然脱落。
当白色粘稠物伴随持续跳痛、腐败性口臭或局部肿胀时,可能继发干槽症或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出现异常分泌物。此时需专业清创,必要时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48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柔含漱。选择软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热饮食。使用对侧牙齿咀嚼,防止创口机械损伤。若白色分泌物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夜间疼痛加剧,应及时复查排除骨碎片残留或感染扩散风险。愈合期间禁止吸烟饮酒,以免影响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