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要做什么检查

病毒性脑炎通常需进行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血液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等。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分析其压力、外观、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表现为压力轻度升高,白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轻度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多正常。此项检查有助于鉴别细菌性脑膜炎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头部CT或MRI可观察脑组织病变范围及性质。病毒性脑炎早期可能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MRI可显示颞叶、额叶或边缘系统局灶性水肿或异常信号,CT则对出血或钙化更敏感。影像学检查能排除脑肿瘤、脑卒中等其他疾病。
脑电图可检测脑电波异常,病毒性脑炎患者常出现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波,部分病例可见癫痫样放电。此项检查对评估脑功能损伤程度及癫痫风险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血常规可能提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通常正常或略高。特异性抗体检测(如单纯疱疹病毒IgM/IgG)可辅助病原体诊断,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病毒核酸(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病毒培养或抗原检测因耗时长或阳性率低,临床较少使用。明确病原体对指导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
病毒性脑炎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多项检查结果。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为主,如鸡蛋羹、鱼肉粥等。若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模糊或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或影像学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