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怎么回事

病毒性肺炎可能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病毒性肺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氧疗、免疫调节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
流感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感染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高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流感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需做好隔离措施。
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可能与季节变化、免疫功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喘息、呼吸急促、鼻塞等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帕利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婴幼儿患者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状况。
腺病毒感染可引起重症肺炎,可能与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咽痛、结膜炎等症状。腺病毒肺炎可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西多福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腺病毒肺炎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症状。
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肺炎,可能与病毒变异、免疫逃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冠状病毒肺炎可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冠状病毒具有较强传播性,患者需做好个人防护。
副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轻度至中度肺炎,可能与季节交替、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低热等症状。副流感病毒肺炎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病毒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预防方面应注意个人卫生,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