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有什么区别

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倾向,神经性皮炎则以剧烈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
湿疹通常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内因包括遗传性过敏体质、免疫功能异常,外因涉及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或受到物理化学刺激。神经性皮炎主要与精神神经因素相关,长期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诱发,皮肤反复搔抓导致局部增厚。
湿疹急性期可见边界不清的红斑、密集小丘疹或水疱,慢性期呈现皮肤粗糙、脱屑。神经性皮炎表现为阵发性剧痒,好发于颈后、肘窝等部位,皮肤因反复搔抓形成苔藓样斑块,表面有鳞屑但无渗出。
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婴幼儿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伸侧,成人好发于四肢屈侧。神经性皮炎具有固定好发区域,90%以上病例出现在颈后、肘窝、腘窝、眼睑等易摩擦部位。
湿疹病理显示表皮海绵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神经性皮炎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层纤维化,无海绵形成等湿疹特征性改变。
湿疹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期使用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神经性皮炎以阻断瘙痒-搔抓恶性循环为主,可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局部涂抹卤米松乳膏,严重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
湿疹患者应保持皮肤湿润,洗澡水温不超过37℃,穿纯棉透气衣物。神经性皮炎患者需进行心理疏导,避免过度搔抓,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两种疾病均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