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患者存在休克

休克可通过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湿冷、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表现判断。休克主要表现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可能与失血、感染、过敏、心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血压下降是休克早期常见表现,收缩压通常低于90毫米汞柱或较基础值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外周循环障碍表现。心率增快是机体代偿性反应,常超过100次/分,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意识状态改变从烦躁不安逐渐发展为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反映脑灌注不足。尿量减少提示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每小时尿量常少于0.5毫升/千克体重。
失血性休克患者多有外伤史或消化道出血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明显。感染性休克常见发热或体温不升,可能伴有感染灶症状如咳嗽、腹痛等。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多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常伴荨麻疹、喉头水肿等过敏表现。心源性休克多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脏疾病症状,颈静脉怒张和肺部湿啰音较明显。神经源性休克常见于脊髓损伤后,表现为低血压伴心率缓慢。
休克患者需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尽快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休克属于急危重症,一旦发现相关表现应立即呼叫急救,在转运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变化。休克救治需争分夺秒,及时专业的医疗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