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加重,脚先知?提醒:脚上出现这3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内分泌科编辑 医言小筑
6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很多人直到并发症出现才后知后觉。其实双脚就像身体的"报.警器",当血糖失控时,它们往往会最先发出求.救信号。今天就来揭秘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足部预警,学会识别这些信号,可能帮你避免麻烦!

一、脚部皮肤发出的警.告

1、异常干燥脱皮

持续高血糖会导致皮肤神经和血管受损,脚部皮脂腺分泌减少。如果发现脚后跟开裂、脱屑严重,涂抹润肤霜也难以缓解,就要警惕了。

2、莫名瘙痒难忍

血糖过高时,皮肤容易滋生真菌,加上末梢神经敏感,会出现顽固性瘙痒。特别是脚趾缝和足底部位,反复抓挠还可能引发感染

3、颜色异常变化

观察脚背和脚底颜色,若出现局部发红、发紫或苍白,可能是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糖尿病足早期常呈现特殊的蜡样光泽。

二、脚部感觉异常要当心

1、刺痛感或麻木

就像穿了一层厚袜子走路,对温度、疼痛的感知变迟钝。这是典型的高血糖神经病变症状,从脚趾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2、灼热感明显

尤其在夜间,双脚像被火烤一样灼热难受,必须把脚伸出被子才舒服。这种异常感觉往往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加重。

3、平衡感变差

走路时总觉得脚踩棉花,容易绊倒或崴脚。这是深感觉神经受损的表现,需要立即就医评估神经功能。

三、脚部结构改变别大意

1、脚趾变形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出现锤状趾、爪形趾等畸形。这些改变会影响走路姿势,增加足底压力异常分布。

2、指甲增厚变色

真菌感染的典型表现,糖尿病患者指甲会变黄变厚、容易碎裂。修剪时要特别小心,避免造成微小伤口。

3、足弓塌陷

突然发现旧鞋子不合脚了?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夏科氏关节病变,这种进行性足部结构破坏往往不可逆。

四、日常护足关键措施

1、每天检查双脚

养成睡前检查习惯,重点观察脚底、趾缝等隐蔽部位。可以借助镜子或请家人帮忙,及时发现微小伤口。

2、正确修剪指甲

沿着指甲的自然弧度平剪,避免剪得太短或挖剪两侧。有视力障碍者最好请专业人士帮忙处理。

3、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鞋前检查内部有无异物,袜子选择无缝纯棉款。新鞋要循序渐进适应,每天穿不超过2小时。

4、保持适度清洁

每天用温水(不超过37℃)洗脚,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部位。

当发现这些危险信号时,最明智的做法是立即监测血糖并就医。糖尿病足的发展往往比想象中快,早期干预能避免80%的截肢风险。记住,你的双脚值得最好的呵护,它们可是要陪你走完余生的忠实伙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