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前兆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前兆可能表现为呕血、黑便、上腹隐痛、乏力、头晕等症状。胃底静脉曲张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呕血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典型前兆,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咖啡渣样。这种情况多因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丛压力骤增,血管壁薄弱处渗血或破裂。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心慌、冷汗等失血表现。临床常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需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止血。
黑便表现为柏油样黏稠粪便,是血液在肠道内消化后的特征性改变。胃底静脉缓慢渗血时,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硫化铁导致便色发黑。可能伴随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这种情况需禁食并静脉补充血容量,使用注射用血凝酶等止血药物,严重时需输血治疗。
上腹部持续隐痛或胀痛可能与静脉曲张造成的胃黏膜充血水肿有关。疼痛多位于剑突下,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是胃炎症状而延误就诊。建议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可临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但需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出血风险。
进行性乏力常与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有关,患者活动后气促明显。可能伴随睑结膜苍白、指甲床色泽变淡等体征。这种情况需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轻度贫血可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中重度贫血需静脉补铁或输注红细胞悬液,同时治疗原发肝病。
体位性头晕多发生在突然站立时,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相关。严重时可出现视物模糊、晕厥前兆,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卧床并监测血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改善低血压状态,同时紧急处理出血病灶。
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保持软质低纤维饮食,避免坚硬、过热及刺激性食物。每日监测体重及粪便颜色,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腹水。禁止饮酒及服用损伤肝脏药物,按医嘱定期复查胃镜和肝功能。出现呕血或黑便需立即禁食并平卧,尽快前往医院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