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什么病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该病可能与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常见于2-8岁儿童,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干预。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链球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部分病例与肺炎支原体、寄生虫感染有关。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等异种蛋白摄入可能诱发免疫异常,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导致血管炎性反应。遗传易感性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部分患儿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皮肤对称性紫癜是首发表现,多出现在下肢及臀部,压之不褪色,可伴荨麻疹样皮疹。约三分之二患儿出现关节肿痛,以膝关节和踝关节为主。半数病例有阵发性脐周腹痛,严重者可出现呕血或便血。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数进展为肾炎综合征。部分患儿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计数正常。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和蛋白,血清IgA水平常升高。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可确诊。需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腹部超声有助于评估肠套叠等并发症。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轻症可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关节症状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严重病例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肾脏受累时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腹痛明显者可用颠茄合剂解痉,必要时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药物。
多数患儿1-2个月内痊愈,但约三分之一病例可能复发。肾脏损害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至少半年。饮食上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接种疫苗应咨询专科医生。家长需密切观察新发皮疹、水肿等症状,及时复诊评估。
患儿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服装避免摩擦皮肤,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尘螨接触。急性期饮食以米粥、面条等低敏食物为主,症状缓解后逐步尝试添加新食材。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剂增强血管韧性,但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紫癜复发。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持续监测至病情稳定1年以上。若出现血尿加重、眼睑浮肿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查肾损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