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会导致下肢水肿吗

肾虚可能导致下肢水肿,但下肢水肿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肾虚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因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下肢水肿的常见原因还包括心脏功能异常、静脉回流障碍、营养不良等。
中医理论中,肾主水液代谢,肾虚时气化功能减弱,水湿内停可导致水肿,以下肢为著。这类水肿多呈凹陷性,晨轻暮重,常伴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肾阳虚症状。临床需结合舌脉辨证,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为常见体征。西医角度而言,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也可引起水肿,但多伴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实验室检查异常。
非肾源性水肿中,右心衰竭导致的水肿多从足踝开始,向上蔓延,伴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常见单侧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引发的水肿按压无凹陷,伴黏液性水肿面容。营养不良性水肿多从下肢开始,伴低蛋白血症,常见于长期消化吸收障碍患者。
出现持续下肢水肿应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中医调理可选用济生肾气丸、真武汤等温阳利水方剂,但须经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合并高血压或蛋白尿者需肾内科专科治疗,不可自行滥用利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