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斑病变打针后注意事项

眼底黄斑病变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需注意术后感染预防、定期复查、异常症状监测、用药规范及生活调整等事项。黄斑病变可能与年龄、遗传、用眼过度等因素有关,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
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触碰或揉搓眼部,防止细菌侵入针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短暂红肿,无须特殊处理,但若出现持续疼痛、分泌物增多需立即就医。术后3天内避免游泳、洗桑拿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洗澡时注意保护眼睛进水。
按医生要求完成术后1天、1周、1月的随访,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黄斑水肿变化。若需多次注射,需严格间隔4-6周进行,擅自延长间隔可能影响疗效。复查时需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以便对比病情进展。
术后正常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或飞蚊症,通常2-3天缓解。若出现视物变形加重、中心视野缺损、突发闪光感应警惕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需12小时内急诊处理。建议每日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测视物变形程度。
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普拉洛芬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注射抗VEGF药物后可能出现结膜下出血,通常1-2周吸收。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继续控制血糖,避免影响药物疗效。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防止眼压波动。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每20分钟远眺休息,保持环境光线柔和。饮食增加深色蔬菜及蓝莓等富含叶黄素食物,戒烟并控制血压血脂以延缓病变进展。
术后3个月内避免潜水或高空飞行等气压剧烈变化活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若需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眼科医生。黄斑病变需长期管理,建议建立治疗日志记录视力变化与用药情况,定期进行眼底血管造影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