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的特点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解读者
14次浏览

关键词: #胃炎 #出血 #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上腹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通常由药物刺激、酒精损伤、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及时干预。

1.呕血

呕血是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的典型症状,血液多呈咖啡渣样或鲜红色,与胃酸作用时间有关。常见于胃黏膜广泛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时,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需立即禁食并静脉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药物止血,必要时行内镜下治疗。

2.黑便

黑便表现为柏油样便,由血液在肠道内氧化形成。每日出血量超过50毫升即可出现,常提示胃黏膜糜烂较深或出血速度较慢。可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康复新液保护胃黏膜,同时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

3.上腹痛

上腹部持续性灼痛或绞痛多与胃黏膜炎症刺激相关,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疼痛程度与出血量无直接关联,但突发剧烈腹痛需警惕穿孔。建议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

4.贫血症状

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导致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需监测血常规变化,重度贫血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并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生血宁片等药物纠正贫血。

5.休克征象

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引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属于急危重症。应立即建立双静脉通道扩容,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内脏血流,同时准备急诊内镜或手术止血。

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逐步尝试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无渣食物。避免辛辣、过热及粗纤维食物,戒烟戒酒。恢复期需规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4-8周,定期复查胃镜。注意观察排便颜色及血压变化,若再次出现呕血或黑便需立即返院治疗。合并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控制原发病,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