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烫伤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烫伤的症状主要有皮肤发红、水疱形成、疼痛、肿胀、皮肤破损等。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液体、蒸汽或物体引起,需根据烫伤程度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轻度烫伤时,皮肤会出现局部发红,表现为烫伤部位颜色变深,触摸时有灼热感。这种情况通常为一度烫伤,仅伤及表皮层。家长需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0-15分钟,帮助降低皮肤温度。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敷在伤口上,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二度烫伤会出现水疱,疱内含有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水疱大小不一,可能单个或多个出现。水疱形成说明烫伤已伤及真皮层。家长不要自行刺破水疱,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可用干净纱布轻轻覆盖保护,防止衣物摩擦导致水疱破裂。
烫伤后会出现明显疼痛感,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或拒绝触碰受伤部位。疼痛程度与烫伤深度有关,二度烫伤疼痛最为明显。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疼痛,但不要自行使用外用药膏。
烫伤部位可能出现肿胀,表现为局部组织增厚、皮肤紧绷。肿胀通常在烫伤后几小时内逐渐加重。家长可抬高受伤肢体,帮助减轻肿胀。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影响血液循环,需及时就医。
严重烫伤可能导致皮肤破损,露出红色或白色的真皮层。这种情况多为深二度或三度烫伤,需立即就医处理。家长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膏或偏方,应用清洁敷料覆盖伤口,防止污染。
小儿烫伤后,家长应保持冷静,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轻微烫伤可在家观察护理,若出现大面积烫伤、面部烫伤、水疱直径超过2厘米或烫伤部位发白、变硬等情况,需立即送医治疗。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热器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烫伤事故发生。恢复期间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