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初期白血病可能出现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症状。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需结合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
白血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感染,表现为反复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感染灶可能不明显,常见口腔溃疡、肺部感染等。需通过血培养、降钙素原检测明确感染源,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退热药。
造血功能受抑制导致血红蛋白降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贫血呈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多低于90g/L。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骨髓检查可见原始细胞异常增高,输血治疗需经辐照处理。
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常低于50×10⁹/L,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颈部、腋窝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中等,活动度差。肿大淋巴结可能压迫气管或上腔静脉,需活检明确性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伴脾脏肿大。
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增殖可导致胸骨压痛、四肢长骨钝痛,儿童常见膝关节疼痛。X线可见骨质疏松或溶骨性改变,需与生长痛、风湿性疾病鉴别。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缓解。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血液科,完善血涂片、流式细胞学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生冷食物,定期监测血常规。化疗患者应注意隔离防护,预防感染,适当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清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