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右下腹压痛等症状。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处理。
疼痛最初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隐痛,6-8小时后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疼痛性质转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阑尾炎症刺激内脏神经导致牵涉痛,后期炎症累及壁层腹膜引发定位明确的压痛。患者可能因体位变动、咳嗽或行走时疼痛加剧,需避免按压腹部并及时就医。
约70%患者出现反射性胃肠道反应,早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胆汁。呕吐与腹痛不同步,常在呕吐后腹痛不缓解。这与阑尾炎症刺激腹膜及胃肠神经丛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需禁食并静脉补液治疗。
体温通常升至37.5-38.5℃,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达39℃以上。发热多在腹痛后出现,提示炎症进展。儿童及老年人可能无典型发热表现,但会出现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厌食表现,与炎症介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分患者伴有便秘或腹泻,老年患者可能出现肠麻痹。发病初期误以为胃肠炎自行服用止泻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麦氏点压痛是诊断的关键体征,可伴有反跳痛和肌紧张。闭孔内肌试验或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异常。婴幼儿、孕妇及肥胖者体征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影像学检查。阑尾穿孔后压痛范围扩大,出现板状腹等腹膜炎表现。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绝对禁食禁水,避免使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术后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出现发热、切口渗液等需警惕感染,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