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有哪几种

宫颈癌疫苗主要有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三种类型,分别针对不同亚型的人乳头瘤病毒。
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主要预防16型和18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这两种亚型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高危型病毒。该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群体,接种后可显著降低由16型和18型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概率。接种程序通常为0、1、6个月三剂次,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在预防16型和18型人乳头瘤病毒基础上,增加了对6型和11型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防护。6型和11型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该疫苗适用年龄为20-45岁女性,接种方案同样采用三剂次程序。除预防宫颈癌外,还能有效降低生殖器疣的发生率。
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目前覆盖亚型最广的宫颈癌疫苗,除包含16、18、6、11型外,还增加了31、33、45、52、58五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预防。该疫苗将宫颈癌的预防范围扩大到90%以上,适用年龄为16-26岁女性群体。接种后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但需注意对新增亚型的防护效果可能随时间有所减弱。
接种宫颈癌疫苗前建议进行妇科检查,排除已存在的病毒感染或宫颈病变。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2-3天可自行缓解。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风险行为,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