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6次了为什么还不好

根管治疗6次仍未痊愈可能与治疗不彻底、根管复杂变异、继发感染或牙体隐裂等因素有关。根管治疗失败主要有根管遗漏、充填不密合、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根纵裂、细菌生物膜形成等原因,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多根牙可能存在额外根管未被发现,残留感染源导致持续炎症。通过锥形束CT可辅助定位遗漏根管,需重新打开髓腔进行完善清理。伴随患牙咬合痛、牙龈反复肿胀时,可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控制感染。
根管充填材料与管壁存在间隙或超充,易滋生细菌引发再感染。需拆除原充填物后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严密封闭,术后拍摄X线确认充填质量。若出现叩诊不适或窦道形成,可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牙周袋内致病菌通过侧支根管逆行感染,形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需同期进行龈下刮治和根管再治疗,必要时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缓释。患者可能出现牙齿松动伴溢脓,需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
长期应力集中导致牙根隐性裂纹,细菌侵入后无法通过常规根管治疗消除。通过显微根尖手术可见裂纹线,多数需拔除患牙。早期表现为冷热刺激延长痛,咀嚼时突发锐痛提示裂纹扩展。
根管内细菌形成生物膜结构,对消毒药物抵抗性增强。采用超声活化冲洗联合次氯酸钠溶液可提升灭菌效果,顽固性感染需考虑根尖切除术。持续钝痛和颊侧肿胀提示生物膜持续存在。
建议选择具备显微根管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三维评估,治疗期间避免用患牙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若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需同步控制血糖,反复发作的根尖周炎可能需配合短期服用罗红霉素胶囊。术后每3个月复查根尖片,观察骨质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