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肝炎怎么治疗

急慢性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慢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急慢性肝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炎的关键措施,同时需要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毒类型选择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可选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慢性丙型肝炎可选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具有抗炎保肝作用,可改善肝功能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肝细胞损伤。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维持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手术。肝移植适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病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急慢性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乏力、黄疸加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特别是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