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滋病的潜伏期

关键词: #艾滋病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的潜伏期是指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相关临床症状或免疫缺陷标志物的时间,通常为2-15年,具体时间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毒类型等因素相关。
潜伏期内感染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并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下降。部分患者在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如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流感的表现,这些症状通常自行缓解后进入无症状期。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多数感染者在此阶段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发现HIV感染。当CD4+T细胞计数降至每微升200个以下或出现机会性感染、肿瘤等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时,即进入艾滋病期。
潜伏期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毒亚型、感染途径、宿主遗传背景等。HIV-1型病毒感染者潜伏期通常短于HIV-2型,经输血感染者潜伏期可能短于性接触传播者。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长潜伏期,规范用药者可能终身不进展至艾滋病期。定期检测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是监测疾病进展的关键指标。
建议有高危行为者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感染者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感染者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但需注意避免生食可能含有寄生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