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喝了生的自来水怎么办

婴幼儿误饮生自来水后若无明显不适可先居家观察,若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生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婴幼儿免疫系统较弱,易引发胃肠不适或感染。
多数情况下少量误饮生自来水不会立即引发严重症状。自来水经水厂处理后微生物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但运输管道可能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婴幼儿饮用后可能出现轻微胃肠不适,表现为短暂食欲下降或排便次数增多。家长可让婴幼儿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稀释胃肠道残留物,观察24小时内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哺乳期婴儿可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少数情况下生自来水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或寄生虫感染。若婴幼儿出现持续水样便每日超过5次、呕吐拒食、哭闹不安、发热超过38℃或便中带血丝等症状,需警惕细菌性痢疾或隐孢子虫感染。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风险更高。就医后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确诊感染后需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细菌感染时需按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将自来水煮沸后冷却至40℃以下再给婴幼儿饮用,避免使用长期未使用的管道存水。冲泡奶粉时应先将水煮沸1-2分钟,不可使用净水器过滤水直接饮用。若婴幼儿误饮生自来水后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未缓解,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处理。居家护理期间可记录婴幼儿体温、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就医时提供详细饮用时间与症状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