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呕吐怎么办

宝宝出现呕吐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保持体位、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感染、食物过敏、肠梗阻、脑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喂养过快、过量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宝宝呕吐。母乳喂养时应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空气。奶粉喂养需选择合适奶嘴孔径,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避免喂食过冷、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呕吐时让宝宝保持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使用斜坡垫将婴儿床头部抬高15-30度。呕吐后不要立即平躺,可竖抱20-30分钟。较大儿童呕吐时可取坐位并稍向前倾。
呕吐后1-2小时可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母乳喂养宝宝可增加哺乳频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或进食,防止刺激胃肠再次呕吐。观察尿量判断脱水程度。
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胆汁样呕吐可能提示肠梗阻,喷射性呕吐需警惕颅内高压。出现发热、腹泻、嗜睡、囟门膨隆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留呕吐物样本供医生检查。
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出现脱水征象或血性呕吐物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开具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通过头孢克肟颗粒控制细菌感染。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呕吐后可用棉签蘸温水清洁。恢复期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强迫进食,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定期测量体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触呕吐物后及时洗手消毒。如呕吐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完善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